都市傳說:竹荀,好毒?


都市傳說:竹荀,好毒?

最近醫師去了一趟台灣,可真是不得了!
台灣的美食多到十個胃也裝不下。
而且很多東西都是我愛吃的。
其中一種在台灣很常見,但在香港很少吃得到的,
就是竹荀。
 
竹荀在台灣可是常見的拌菜,或涼菜。
我愛極竹荀的爽甜,清脆的口感。

可是普遍香港人的反應是:竹荀?好毒喎!
但竹荀不只在台灣普遍,在上海菜上也常見。
在這些地方倒是沒聽過人們怕吃竹荀。

竹荀,性甘、寒,入胃、大腸經。
有清熱化痰、利水消腫、潤腸通便的功用。
竹荀有百分之九十是水份,含有大量纖維,可促進腸胃蠕動。
因此痰熱咳嗽、水腫、便秘的人可用竹荀炒菜作食療。
但當然吃太多也會引致消化不良,
而竹荀寒性,女性經期間或手足冰冷者都不宜進食。

但為甚麼常說竹荀呢?
其實是因為竹荀中含有一種容易令人過敏的成份choline(膽鹼)
這種成份會令某部份人的皮膚過敏、出現蕁麻疹。
有些人一吃了便會皮膚發癢、出現皮疹,
結果變成竹荀,易之說。

所謂發物如雞蛋、牛奶、魚蝦、海產、芒果、竹荀,
是因為含有較多人容易致敏的物質。
但其實很多食物都會有人對其過敏,
即使是米飯、咖啡、朱古力,都有人會過敏。
但如果你平常對這些食物不過敏,就不存在發物了。

治療皮膚病時一般會要病人戒吃竹荀,
是因為不知道病人會否對這食物過敏,才儘量避免。

但於治療皮膚病-水痘時,竹荀仍有用處。
水痘初期者宜之。
《食物本草》雲:「治小兒痘疹不出,煮粥食之,解毒。」
《食物宜忌》亦稱:「毛筍透毒,發痘疹。」
《本草求原》中還說:「痘疹血熱毒盛,不起發者,筍尖煮湯及入葯,俱佳。」
當然甚麼時候用,是否適合食用,還是先請醫師診症後再看是否適宜啦。

醫師馬欣祺
(ecIvy) 
@長春藤

標籤: , 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