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知趣(十一)-五臟六腑
/ 馬欣祺
http://ecivy.blogspot.com/
http://on.fb.me/ivyclinic
五臟六腑 (1)
五臟大家也許都知道: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腎
而六腑是:膽、胃、大腸、小腸、膀胱和三焦
中醫的臟腑和現代醫學的內臟定義不一樣。
中醫的"臟""腑"是概念性的,以"臟腑"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為中心。
一個"臟"或"腑"可代表或涉及一個或多個"系統"。
臟與腑的分別,於《素問.五臟別論》:
"所謂五臟者,藏精氣而不瀉也,故滿而不能實。
六腑者,傳化物而不藏,故實而不能滿也。"
以上的"滿"是指充滿而沒有虛實之分。
而"實"是指充實和空虛的交替。
"藏精氣而不瀉"意思是"臟"貯藏著精氣,精氣充滿不會無故外泄。
臟與腑是屬於陰陽表裡的關係。
臟屬陰,腑屬陽。臟為裡,腑為表。
現在先簡略為大家介紹一下。
心屬火。心陽具有溫煦之功。(想像一下,有心跳的人才會溫暖是吧。)
1.心主血脈。
2.心藏神。
心在體合脈。在竅為舌。在志為喜。在液為汗。
肝屬木。(肝主要有疏通氣血的功能,就像樹枝的脈理必須疏通才能生長)
1.肝藏血:
有貯藏血液、調節血量及防止出血的功能。
2.肝主疏泄:有保持全身氣機疏通暢達,通而不滯,散而不鬱的作用。
主升、主動、主散。調暢氣機。促進脾胃運化。調暢情志。利膽。排精、月經。
肝在體合筋。開竅於目。在志為怒。在液為淚。標籤: 中醫知趣, 五臟六腑, 心, 肝